首页

优美之家论坛网站

时间:2025-05-27 17:22:30 作者:时刻准备着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接续奋斗 浏览量:53366

  央视网消息:记者4月17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获悉,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超900颗新脉冲星,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超强灵敏度精准锁定 极大丰富脉冲星数据库

  位于贵州平塘县的“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新发现的脉冲星,包括至少120多颗双星脉冲星、170余颗毫秒脉冲星、80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

  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是国际同期总数三倍以上

  从1967年人类发现第一颗脉冲星,到FAST在2017年10月发现首颗脉冲星的50年里,全世界共发现脉冲星3000多颗。“中国天眼”目前已发现的脉冲星数量,是国际上同时期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三倍以上。

  拓展人类对脉冲星辐射强度的观测范围

  “中国天眼”拓展了人类对脉冲星辐射强度的观测范围,其发现的新脉冲星中,大多数是世界其他望远镜难以发现的“暗弱脉冲星”。

  预计2024年脉冲星发现将有望突破1000颗

  “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说,2024年是否能把脉冲星发现数量扩展到1000颗?是不是能找到一个脉冲星黑洞双星系统?这将会是颠覆人类认知的一项工作。

  近百颗“暗弱脉冲星”的发现 助力揭示未知

  据介绍,最新发现的近百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与正常脉冲星相比,辐射流量密度要低一个量级。对这些偶发脉冲星的研究对于理解银河系中恒星死亡后形成多少致密中子星残骸以及揭示未知的脉冲辐射物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天眼”进入“多出好成果”阶段

  近年来,“中国天眼”进入“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阶段,首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黑洞“脉搏”、发现迄今轨道周期最短脉冲星双星系统、探测并构建世界最大中性氢星系样本……“中国天眼”持续产出重量级发现,为探索宇宙奥秘作出更多中国贡献。目前,FAST年度观测时间稳定在5300小时左右,FAST性能的不断提升,为持续产出科研成果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央视网) 【编辑:苏亦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禾木积雪已超两米 新疆多地暴雪仍在继续

首先,博物馆通过各种措施,有效打击了囤票、倒票、占票行为,有限的票务资源释放给了真正有参观需求的游客,更加公平合理、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广大游客、旅行社和研学机构等群体的参观需求。

中方谈美方抛出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包藏祸心

其中,移动休闲益智类游戏以50款的数量占据了过审游戏的半壁江山,显示出轻量级游戏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还有7款含客户端的游戏和1款含游戏机(XBOX)的游戏获得了版号。此外,在113款过审游戏中,有20家的运营单位来自广州、深圳。

最近国际媒体对中国经济出现矛盾评论,外交部回应

会议现场,颁发了国际古昆虫学会表彰奖、古昆虫学杂志最佳贡献奖、古昆虫学杂志最佳论文引用奖以及古昆虫学杂志表彰奖。西北大学教授张兴亮,国际古昆虫学会主席Jacek Szwedo等分别以《寒武纪陆生泛节肢动物的起源》《神秘的化石记录-以蝉类为例》《古昆虫学:现实的挑战和机遇》为题作报告。

【人民城市·温情中国】留住古韵乡愁 书写“硒”望新篇

近日,陕西西安。西安外事鼓乐团走上街头,演绎《上元乐》《破阵乐》等经典鼓乐曲。西安鼓乐兴起于隋唐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西安外事鼓乐团演出的鼓乐曲结构严密、完整,吸纳了琵琶、古琴、二胡等中国古典乐器,展现了古都长安音乐的独特魅力,吸引过往民众驻足欣赏。(记者 党田野)

游古街、赏非遗!南京“宁工享·工匠工坊”集市邀约市民游客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哈尔滨地铁5月1日线网客流为140.94万人次,多个重点车站客流量比春运期间还忙,中央大街等站点创下客流新高。“雨刷式网红人墙”再现中央大街,以特别的方式保护市民游客过街安全,成为网络热议的爆点和打卡地。5月3日,李荣浩“纵横四海·龙年”哈尔滨演唱会吸引大量粉丝前往,“为一首歌奔一座城”的演出经济释放出巨大流量效应。(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